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烦恼:一到夏天,孩子的胃肠道好像特别容易出状况,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邀请专家为您讲解,如何应对频频“作妖”的腹泻。
文/云南中医药大学 金樱子团队

小儿腹泻 可能有这些原因
夏季小儿腹泻,从病因上讲,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两部分。
从外因来看,夏季天气炎热,孩子往往喜食冷饮。但由于消化功能较弱,吃了寒凉食物之后,脾胃功能容易失调,进而引起腹泻。随着气温升高,食物更易变质,一旦孩子误食变质食物,就可能引起感染性腹泻。另外,有些孩子在吹空调时没有注意腹部保暖,这也是引起腹泻的一个原因。
从内因来看,孩子的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局部抗感染能力差。因此,在细菌容易繁殖的夏季,他们更容易出现腹泻。
哪些情况要小心
小儿腹泻常突然发病,主要临床症状为排便次数增多、大便稀或呈水样便等,发病期间还会伴随腹痛、发热和呕吐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脱水是腹泻的主要症状,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轻型脱水表现为口唇稍干,囟门、眼眶稍凹陷,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尚可,精神状态稍差。中型脱水表现为口唇干燥,囟门、眼眶凹陷,尿量明显减少,皮肤弹性差,精神状态萎靡或烦躁,脉搏增快。重型脱水表现为口唇明显干燥,囟门、眼眶明显凹陷,无尿,皮肤弹性极差,精神萎靡不振。
出现脱水时,补液是重要的应对措施之一。在家中补液首选口服补液盐。如果孩子出现轻微的脱水症状,家长可将一袋口服补液盐溶解于 250 毫升水中,少量多次地喂给孩子。每次喂10~20毫升,间隔2~3分钟再喂一次。
如果孩子已经到了轻、中度脱水的程度,那么就更应注意口服补液的液体量。每千克体重需补充50~75毫升液体,4 小时内补完。比如,孩子体重 10千克,在前 4 小时就需要补充 500~750 毫升的补液盐溶液。临时补液可以用温水、温汤或蔬菜汁替代,但不能使用过咸或过甜的液体,如咸汤以及果汁、饮料等。
补液期间,应注意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均衡,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做好保暖,防止受凉。另外,止泻药和抗生素不宜作为腹泻的首选药物。一旦使用不当,就可能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护理和预防是关键
孩子发生腹泻后,家长应留意以下几点:
第一,非母乳喂养的幼儿,应禁食4~6 小时,期间可正常饮水。在此基础上,家长还需调整幼儿的饮食种类,尽量进食清淡的蔬菜和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让幼儿多食用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提高免疫力。
第二,对于母乳喂养的幼儿,应继续喂养母乳,暂停其他辅食。患儿母亲应遵循低盐、低脂的饮食原则,做到清淡饮食。
第三,注意小儿的臀部护理。腹泻时排便次数增多,肛门周围的皮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清洁时,父母应用柔软的纸巾轻擦小儿的臀部,或用纱布沾水清洗,及时更换尿布,避免破溃。
生活中,家长还应注意小儿腹泻的预防。
第一,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及外出回家后,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孩子洗手。
第二,夏季天气炎热,应避免长时间在外活动,积极预防感冒和中暑。
第三,增强小儿体质,提高抵抗力。
第四,合理调整饮食,及时补充水分,保持小儿臀部皮肤干燥清洁。平时生病后,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因为肠道菌群被破坏后,更易引发腹泻。
第五,少吃或不吃辛辣、寒凉的食物,饮食要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