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描述
描述
描述
描述
400-7160-777
全国服务热线:

孕期贫血先别慌,膳食入手来预防

王玉,兰州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目前兼任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慢性病分委会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营养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儿童营养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传播奖等。

全球营养报告指出,超过80%的国家正面临两种或三种以上的营养不良负担,其中以儿童发育迟缓、育龄女性贫血和成年女性肥胖最为严重。据统计,全球有6.14亿15岁~49岁的女性贫血,中国女性贫血人数居世界第二。正在孕期的你如果发现贫血,先不要慌。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成年男Hb<120克/升,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克/升,孕妇Hb<100克/升就算是贫血。

贫血的临床症状最早可出现头晕、乏力、困倦,而最常见、最突出的体征则是面色苍白。症状的轻重取决于贫血发生的速度、贫血的程度和机体的代偿能力。

孕妇是贫血最主要的易感人群,而且妊娠期贫血将会增加合并其他疾病和升高死亡率的风险,严重影响母亲和婴幼儿的营养与健康状况。所以发现贫血,也不可掉以轻心。

为何孕妇容易贫血呢?这是由于孕妇在怀孕后对铁元素的需求急剧增加,但其体内却未储备充足的铁元素。孕妇的贫血类型可分为营养性贫血和非营养性贫血。其中,营养性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主要是因为孕妈妈铁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造成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则是因为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

整体来说,营养性贫血是我国孕妇贫血最常见的贫血类型,而这种贫血是可以通过膳食改变来预防的。

缺铁性贫血

资料显示,膳食中铁需要达到27毫克/天,且铁的生物利用率在25%以上,才能满足妊娠期需要。这要求孕妇在饮食结构上做出调整和改变,但是这种改变一般不太容易,因此必要时可配合口服铁剂共同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

膳食中富含铁比较多的食物包括两种,一种是含血红素铁的食物,另一种是含非血红素铁的食物。血红素铁的来源主要是一些红肉,包括牛肉、羊肉、猪肉;另一些是禽类,鸡鸭鱼类的血红素铁比较多。非血红素铁来源于其他的一些植物类食物,比如木耳、菇类等。

作为孕妇,你还需要了解的是,这些富含铁的食物中,动物性食物中含有的血红素铁比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非血红素铁更有利于人体吸收利用。维生素C能与铁形成螫合物,有效促进铁的溶解、吸收,提高铁的利用率。维生素B12也可以促进铁的吸收。但这些食物中的所含的某些成分会抑制铁的吸收,比如鞣酸、植酸以及钙质等,可以造成铁吸收不良。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其临床表现为骨髓中的幼稚红细胞数量增多,此类红细胞的特点是细胞核发育不良,不能成熟为正常红细胞,从而形成特殊的巨幼红细胞。而红细胞核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维生素B12和叶酸,这两种原料是红细胞核中DNA合成的必需原料。当这两种原料缺乏时,均会出现红细胞核发育成熟障碍,从而导致巨幼细胞贫血的出现。

当孕妇发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应当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肝脏、肉类、海产品等动物性食物中,而叶酸则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且补充叶酸可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膳食举例

猪肝炒柿子椒

营养要点:备孕期及孕早期保证膳食平衡,是为整个孕期提供充足营养的基础。动物血、肝脏及红肉中铁含量及铁的吸收率均较高,建议孕期每周应该摄入一次动物血或畜禽肝肾25g~50g。摄入富含铁的畜肉或动物血和肝脏时,应同时摄入含维生素C较多的蔬菜和水果,以提高铁的吸收率和利用率。猪肝炒柿子椒,含有丰富的铁和维生素C,是备孕期及孕早期补铁的优秀食谱。

食材准备:猪肝50g,青柿子椒100g,红柿子椒50g。

菜谱制作:上海中医药大学公共健康学院张雅莉。

1.将青柿子椒和红柿子椒洗净,切成小块备用。猪肝切成薄片,加入冷水中浸泡2小时~3小时,中间每隔20分钟换一次水。

2.将猪肝血水完全浸出后,捞出沥净水分后放入碗中,放入料酒、老抽、盐、玉米淀粉进行调味,腌制10分钟。

3.锅内倒入底油烧热,转小火,加入姜片和蒜片煸出香味后,倒入腌制好的猪肝,适当加入调料,炒至变色后盛出。

4.锅内倒入少许底油烧热,倒入切好的柿子椒炒至半熟后,倒入猪肝,翻炒1分钟~2分钟后即可盛出食用。


描述
全国服务热线:
400-7160-777
描述
描述
描述
健康营养品
母婴护理品
口腔护理品